青年学术沙龙第十八讲:索绪尔符号理论的若干问题

青年学术沙龙第十八讲:索绪尔符号理论的若干问题

Body

    4月23号晚,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在海滨红楼十五号一楼会议室举行青年学术沙龙第十八讲,由屠友祥教授为我们分享《索绪尔符号理论的若干问题》,点评人是李雪莲博士和彭英龙博士。2018年1月,屠友祥教授以百人计划领军人才从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引进至中大中文系(珠海)工作,他以语言问题研究及符号学理论享誉学界。

青年学术论坛照片1

   

    屠老师首先指出,所指概念和听觉印象都具有均质性,它们联结造成的是心理现实,这种心理现实经由符号与符号之间、意义与意义之间的差异性关系,以及符号和意义之间的任意性关系而构成,因而远比事物与符号的构成体要完整。索绪尔和皮尔斯符号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皮尔斯那里存在“对象”,索绪尔那里则将“对象”祛除出去。符号是有限的,而人类思维关于对象的意义是无限的,如果符号与对象具有固定的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就无法以有限的符号来表象无限的意义,若想以有限表现无限,就必须经由任意而约定俗成的符号创造过程,正是这一任意性实现了有限对无限的表象,因此符号的完整性是经由言说主体的语言意识确定的。从1996年发现的索绪尔橘园手稿中得知,差异是意义群和符号群的共同所依,所指链的差异依赖能指链的差异而存在,同样,能指链的差异也依赖所指链的差异而存在。索绪尔强调的是能指链与所指链的一体性,因此屠老师总结说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能指/所指)并非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是二元的,语言学实体中的符号事实与意义事实不具有相似性,它们结合为完整的“符号-概念”是经由思维和意识达成的,心智运作导致概念和符号的相互蕴含,从而创造出居间介质,这时候单位就出现了,单位的形成表明了符号和概念、形式和意义结合的最终完成。由此,正是言说主体的语言意识决定了符号-意义这种一元体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语言事实的居间介质并非事先存在的,而是在言说主体的语言意识当中确立的,是变动不居的。因此,言说主体的语言意识实际上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学,屠老师以“美德”等道德性词语为例来说明了这一点。

    屠老师还以汉字象形符号“日”来指明,即使象形文字符号与外部现实物也不具有固著的对应关系。“日”这一符号与“日”这一概念的联结不是固著的,单独一个符号“日”的存在也是无法实现意义的,其意义的获得是经由限定、否定的过程:一方面,“日”在象形上与“月”、“星”相区分,从而在差异关系上获取其意义;另一方面,“日”在横组合关系上与其他符号接合起来,不同的接合产生多种不同的意义;在纵聚合关系上又产生诸多方面的联想,不同的纵向联想又与不同的横向组合相互交织,从而产生无限的意义。所以,但凡符号都是处于符号和符号的否定性关系之中,这一动态的否定性关系是语言产生意义的发生机制。最后,屠老师还强调,这一否定性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空无性的,是关系性的,由因缘构成,而非预先存在的,因此也即是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生命力的保证,它能够使有限的符号来表象无限的意义。

青年学术论坛照片2

   

    点评人彭英龙博士提问了五个问题。第一,肖娅曼的论文《一种理性主义对另一种理性主义的批判》称语言作为分类命名集,存在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观点,这一观点如何看待?屠老师首先回应了肖娅曼的治学思路,并指明理性主义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以为词具有绝对的意义,适用于确定的物”,语言作为分类命名集实际上是中世纪的唯名论,也即认为词、句有确定的意义,并且与物是一一对应的。但实际上,语词应是在差异性关系中才能确立词的意义。第二,关于“象形文字符号与外部现实物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另有种观点认为诸如拟声词这样的语言形式是与外界现实有对应的,这个问题又如何看待?屠老师以亚当对各种动物的命名为例,指出拟声词是语音现象的特例,不是一般规律。第三,语言既是社会性的,也是个人性的,而“言说主体”一般指个体,假如承认语言的社会属性,那么“言说主体的语言意识”这一说法是在何种意义上成立的?屠老师分析,言说主体是以复述的形式出现的,是一个社群,全体人类具有内在的语言能力,我们个体对这一内在能力的运用是个体性的,语言阶级性的论争实际上混淆了这两个层次,如果从社会性的内在语言能力来看,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而各个阶级对内在语言能力的运用,却可以说明其中的阶级性。第四,索绪尔手稿和他出版的著作中对“符号”一词的用法很不一样,例如课件中举到的例子“犹”,既可以表示动物,也可以表“至今犹然”之“犹”意,这两个符号有何区别?屠老师回应说,手稿中的“符号”指形式,而著作中的“符号”是形式-意义的结合,虽然符号的物质性没变,但新的意义赋予之后,就成为新的符号。第五,与“任意性”相对的是“理据性”,现有语言学研究对语义演变的理据性作了大量研究,甚至可以揭示不同语言语义演变中的一些共通规律。这似乎与索绪尔语言学讲的“任意性”相冲突?屠老师回应说,符号是有限的,意义是无限的,有限的符号只能通过任意性来表象无限的意义,关于任意性和理据性孰优孰劣的观点是无意义的。

   随后,李雪莲博士也提出了两点疑问。第一,关于课件中的“词和物的关系可以是一一对应的”观点进行提问,屠老师回答,在所有符号当中,可以存在与物的对应的符号,但这样的符号很少。第二,关于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与古印度的对应关系提出了疑问,屠老师回应,索绪尔可以堪称东方学家,他们之间的关联可以说是同源的,具有内在的呼应关系,索绪尔的许多概念都来自古印度思想。

青年学术论坛照片3

   

    最后,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朱崇科教授称赞屠老师是一位难得的、纯粹的学者,是一位富有个性、谦逊自信、德行高尚的学者。他对屠老师的前辈学者气质非常钦佩,并指出讲座具有言辞慎重、回应快速的两大特点,而学者学问高度的比拼到了最后其实更呈现出人品的决定意义,他号召大家向屠老师学习与致敬!